關于瑞術
黨建活動
|
思想引領丨兩會上,總書記這樣談全面依法治國 二維碼
發(fā)表時間:2024-07-04 09:18 黨的十八大以來,“法治”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與代表委員們交流討論的高頻詞。從運用法治思維到維護法治環(huán)境,從站穩(wěn)人民立場到抓住領導干部這一“關鍵少數”……總書記以深遠的戰(zhàn)略思維、鮮明的政治導向、強烈的歷史擔當、真摯的為民情懷,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,也不斷豐富和發(fā)展著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內涵。 2014年10月,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開啟大幕?!叭嫱七M依法治國”,第一次鐫刻在黨的中央全會的歷史坐標上。習近平法治思想,第一次系統(tǒng)、全面地展現在世人面前。 2020年11月,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,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,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戰(zhàn)略部署。 我宣誓: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,維護憲法權威,履行法定職責,忠于祖國、忠于人民,恪盡職守、廉潔奉公,接受人民監(jiān)督,為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努力奮斗。 ——習近平2023年3月10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進行先發(fā)宣誓 要加快構建系統(tǒng)完備、科學規(guī)范、運行高效的公共衛(wèi)生法律法規(guī)體系,健全權責明確、程序規(guī)范、執(zhí)行有力的疫情防控執(zhí)法機制,普及公共衛(wèi)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提高全民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護法、用法意識和公共衛(wèi)生風險防控意識。 ——習近平2020年5月24日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 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(tǒng)籌社會力量、平衡社會利益、調節(jié)社會關系、規(guī)范社會行為、化解社會矛盾,以良法促發(fā)展、保善治,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,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共同追求,確保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。 ——習近平2018年3月7日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 要堅持法治、反對人治,對憲法法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,帶頭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,嚴格依照法定權限、規(guī)則、程序行使權力、履行職責,做到心中高懸法紀明鏡、手中緊握法紀戒尺,知曉為官做事尺度。 ——習近平2018年3月10日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 要強化依法治理,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解決城市治理頑癥難題,努力形成城市綜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。 ——習近平2017年3月5日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 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開展工作、解決問題、推動發(fā)展的能力,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,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、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靠法,深化基層依法治理,把法治建設建立在扎實的基層基礎工作至上,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。 ——習近平2016年3月7日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 要積極推進全面依法治國,營造公平有序的經濟發(fā)展環(huán)境,把加快民族地區(qū)發(fā)展、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益納入法治化軌道,依法管控邊境秩序、維護邊境地區(qū)安全穩(wěn)定。 ——習近平2015年3月8日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 各級黨政機關每一位領導干部、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增強法治觀念、法律意識,堅持有法必依,善于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,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。 ——習近平2015年3月8日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 嚴以用權,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,按規(guī)則、按制度行使權力,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,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、不以權謀私。 ——習近平2014年3月9日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 |